團隊訓練介紹

依照運動能力及訓練階段分班

課程表

課程分級說明

體測的重要性

  首次參與課程,皆需先報名體驗課程,並在體驗課程之前完成體測,需提早25分鐘抵達,找助教報到,完成各項運動功能評估後,確認沒有相關的運動風險,才能參與正式訓練。由於每個⼈的運動背景及⽣活狀態不同,透過檢測能夠客觀的了解個人的體能素質和運動背景及健⾝經驗,以避免運動發⽣危險的可能。檢測內容包括:⾎壓、安靜⼼率、⾝體組成、功能性動作篩檢、反向跳測驗、等⾧中段拉、三分鐘登階、坐姿體前彎。

團隊訓練介紹

課程分級 課程名稱 課程功效 課程介紹
Lv1 基礎重訓 初階肌力體能 從人體基本動作訓練著手,同步建立代謝健康與基礎肌力,透過人體六大基本動作模式,蹲、跨、推、拉、舉、旋轉,以啞鈴、壺鈴、槓鈴,循序漸進提升體能,增進代謝功能,強化肌肉力量,為健康的旅程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Lv1 代謝重訓 代謝與減重 代謝重訓是一種結合重量訓練和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的方法,旨在提高基礎代謝率,並促進脂肪的燃燒,同時讓身體維持一定的肌肉量,強調全身性的重訓方式,透過循環訓練、複合式訓練、組合訓練來達到代謝調節的目的。
Lv2 槓鈴基礎 基礎肌力體能 強調以槓鈴處方為主體,壺鈴及啞鈴作為輔助,透過舉重衍生動作(weightlifting Dervatives)、深蹲、硬舉、胸推等經典力量訓練,來發展人體必要性的肌力與爆發力,有效對抗因年齡造成的虛弱及體能衰退。
Lv3 業餘舉重 肌力與爆發力 舉重具有三關節伸展的特性,是過去的研究中被認為最能夠提高運動員爆發力的訓練方式,此課程並非以培訓運動員為目的,而是透過舉重的學習與精進,強化重訓技術,依照科學訓練概念及舉重訓練架構來提高身心的水準和素質。
50歲以上 熟齡重訓 強骨增肌 針對50歲以上人群,以提高肌肉質量、提升骨密度、提高運動功能為目標,所設計的運動處方,能降低力弱症、肌少症、駝背與冰凍肩的發生率,促進肌肉的神經肌肉功能,提高肌肉組織的彈性、張力與控制力。
健身小白(新手) 健康體能 新手訓練 針對自由重量的初學者、健身小白所規律的訓練計畫,以動作的正確性、避免運動傷害、建立基本健身運動觀念為主要目標,根據自身的能力,漸進增加強度與難度,強化核心肌群,學習健身必備的知識與技能。
虛弱族群(亞健康) 健康促進 改善生理機能 為亞健康與較虛弱的族群、為降低其移動障礙和失能的可能,所設計的運動處方,以安全性為主要訓練考量,以輔具方式進行練習,增進生活所需的靈活性、穩定性、平衡、抗疲勞能力、新陳代謝機能,透過漸進阻力訓練,增進健康行動力。
體驗課前評估 體能檢測 運動安全評估 每個人的運動背景及生活型態不同,檢測的目的在了解運動可能的風險及實際運動狀況,檢測內容包括:血壓、心率、體組成、反向跳、等長中段拉、三分鐘登階、體前彎、過頂深蹲